“應時之作”:是褒是貶?

“應時之作”:是褒是貶?
2008年最后一期《人民音樂》剛剛到手,按例先翻目錄,見有一文題為《音樂批評學科的應時之作》,是評論明言的著作《音樂批評學》。著者明言原為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我因全國首屆音樂評論評獎的事和他有過e-mail往來,他在音樂評論上有建樹。看到這個書評標題,心里有點疑惑:“應時之作”,語含貶抑,但按照目前文藝評論文章的發表慣例,直接的批評性的文章很少有揭載,難道《人民音樂》會發表批評全國音樂評論評獎秘書工作操持者的文章?
趕緊先讀此文。原來是一篇贊揚性書評,如文中說該書“可稱為中國當代‘音樂批評學’的開拓性著作”,讀到此書“感覺如獲至寶”。然后總結性地說:“此書真可謂是音樂批評學科建設應時之作。”我恍然大悟,我的疑惑源于該文作者的“應時”一詞。按我的理解,此詞含貶義,詞典釋義略見中性,實質它有言外之音。不妨先看《現代漢語詞典》:“應時:適合時令的:例如應時小菜、應時果品。”然后再看一個常用的同義詞——應景。義項1:適合當時的節令,例如應景果品/。義項2:為了適應當前情況而勉強做某事,這個用法在口語中可拆分兩個音節,中間插入別的成分。應時和應景用法略同。詞語常有隱性含義,詞典釋義難以窮盡,就此二詞來說,在正面的“適合時令”含義之外隱含著“時令一過就無用”的意味,即“壽命不長”的意思,這個隱性含義就是貶義的。在文藝評論領域,我們時常聽到說:電視晚會的節目應景者居多,其藝術生命力常不久長云云。有時候文藝家會自謙:我這個東西不過應景而已云云。這些就是語言實際運用中的典型例子,“應時”也一樣。其實該文標題只要用“及時”就準確、鮮明了。或許文章作者感到“及時”一詞太普通,“應時”一詞雅一些,結果卻以文害意了。請看詞典對“及時”的釋義:“正趕上時候,適合需要。”我們從編撰詞典的語言學家們字斟句酌的釋義文字中,能揣摩出詞語隱含的感情色彩。(另外還可以補一個例詞,幫助領會詞典釋義者的細心斟酌:“適時:適合時宜;不太早也不太晚。”)
結論:這篇贊揚明言教授著作《音樂批評學》的文章,標題徑說“及時之作”即可,雖樸素,卻到位。該文文末言及音樂批評人才需要的基本功時,強調了“文字駕馭能力”,而本文標題的欠妥正證明了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