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人的記憶

七十年代人的記憶
似乎是不經意之間,一批20世紀70年代,現在35歲上下的年輕人,逐漸跳上了潮頭,占據了橋頭堡,成為了社會的“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分子),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他們也成為時下消費的中流砥柱。于是有關“生于70年代”的話題被各路人馬炒得沸沸揚揚,房子是給“生于70年代”蓋的,車子是給“生于70年代”開的,就連手紙,“生于70年代”的都和其他年代不同。
正如一首歌,我們無奈,因為我們存在,我們存在實在是無奈,我們生于70年代。70年代是一個淳樸的年代,而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更是由一個淳樸的年代進入一個信息時代。而這一代人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懷才不遇。有人歡笑,也有人哭泣。他們在生活中承受著不同的壓力、感受著不同的遭遇。其實和其他年代出生的人也沒什么不同,只是生活對他們來說,有太大的變化…
盤點70年代人的成長、記憶、素描......
七十年代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和經典的瞬間,支離破碎的片段貫穿起來更象一部成長史。
1歲時見到床前鮮艷的氣球會手舞足蹈,現在除了錢沒什么能讓我高興的事情。
2歲時眼里的陽光總是很燦爛的,現在再湛藍的天空在我看來也總是灰蒙蒙的。
3歲時幾乎所有人都試圖讓我閉嘴,但現在無論說什么話都要在大腦里考慮一下。
4歲時棒棒糖就是最好的美味,現在卻發現吃什么都沒有胃口。
5歲時最喜歡喝山海關汽水,現在卻經常在酒吧里買醉。
6歲時每天清晨蹦蹦眺跳走進學校,現在下班后依然強打精神去接本科。
7歲時我唱“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現在我經常唱“第一次吻別人的嘴,第一次生病需要喝藥水”。
8歲時在課桌上劃三八線,堅決不允許女生過界,現在我希望和所有漂亮女孩親密接觸。
9歲時覺得《霍元甲》里的王秀芝漂亮極了,現在夢中情人數都數不過來。
10歲時學小鹿純子倚墻倒立,現在上六樓大口的喘著粗氣。
11歲時天天學習雷鋒,現在卻覺得雷鋒經常違反當今的交通法規----疲勞駕駛。
12歲時學會了簡單的英語而洋洋得意,現在牢騷國罵隨口而出。
13歲時看《少林寺》對李連杰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記憶更深刻的是那個風情萬種的牧羊女。
14歲時看《十六歲花季》,現在看《走過花季》和《花樣年華》。
15歲時暗戀一個女生,現在離婚了的她卻暗戀我。
16歲時看《紅樓夢》和《三言二拍》,現在看石康,衛慧和尹立川。
17歲時天天在馬路上跳霹靂舞,現在總是脫口哼出《那一年我十七歲》和《十七歲那年的雨季》的曲調。
18歲時以為世界就是自己的呢,現在總感覺自己什么也不是。
19歲時寫日記給自己欣賞,現在把隱私發到網上讓別人看。
20歲時為找工作苦惱,現在卻為跳槽到哪一家發愁。
21歲時一邊看《射雕》一邊緬懷那個古怪精靈的翁美齡,現在看周迅演的黃蓉忽然想起潘金蓮。
22歲覺得三十歲真沒勁,到時死了算了,現在看來這個計劃要推遲了。
23歲時天天迷戀港臺歌星,現在對哈日哈韓嗤之以鼻。
24歲時為一場失戀傷心至極,現在明白了最難忘的愛情往往是悲劇的。
25歲時空虛無聊就在床上睡一覺,現在我空虛無聊就想起兩個字---上床。
26歲時把頭發染成不同的顏色,現在我為突然冒出的白發嘆息。
27歲我體重120斤,現在我體重140斤。
28歲時看街頭美女我看臉蛋,但現在看身材。
29歲總是參加別人的結婚典禮,現在聽到更多是離婚的消息。
30歲..........
70年代人記憶深處的20首歌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這是一首融匯了心靈愉悅和情感抒發的歌,剛剛從浩劫中煥發青春的國人在振興與反思中想象著“到那時,花也香鳥也鳴”的情景。
《在希望的田野上》
“希望的田野”莫如說是“青春的田野”,這首歌的節奏是當時最鼓舞人心的節奏,從“金嗓子”殷秀梅的口中傳出來,更有一種心潮洶涌的感覺。
《小草》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當社會主義建設路上新長征需要大家不斷奉獻時,一種比做“蜜蜂”“螺絲釘”的忘我工作,甘于奉獻的思想流淌在時代主流。
《黨啊,親愛的媽媽》
一個政黨的最偉大之處就在于它時刻體現著人民的意志,中國老百姓永遠記著“跟黨走”的口號,在實踐人生理想的同時和黨一起分憂和喜悅。這首歌的流傳證明了這一切。
《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
享受和平生活的人們不會忘記那些保衛邊疆的戰士,這樣的歌在當時傳唱城市鄉村,可貴的是剛毅中所迸發的細膩柔情。
《萬里長城永不倒》
歷史是不會忘記民族恥辱。熱血的流淌是記憶中最恒久的河流。對于下一對的教育,可能這樣的歌所代表的力量是巨大的,穿透內心的。
《我的中國心》
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強大和威盛的基礎,一句“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的歌詞在一夜之間傳唱大江南北。這是一首讓今天的流行音樂羞澀的歌。
《酒干倘賣無》
第一首讓國人心動的臺灣歌曲。
《童年》
經典歌曲傳唱不敗的有力證明。
《遲到》《假如》
從此人們開始有了表達愛情的“流氓”方式。
《一無所有》
中國搖滾就此開始,近乎于一種無內奈的宣瀉,也就是說:我無力養你,但我可以愛你。
《熱情的沙漠》
愛有多種表現方式,燙熱的沙漠也許正是冷酷的最早表現。
《冬天里的一把火》
至此音樂界被迫喝下了一杯“青酒”,原來音樂也可以這樣做。
《故鄉的云》
“歸來吧!”這不僅僅是祖國母親的期望。
《跟著感覺走》《外面的世界》
代表了開放后國人面對五彩繽紛的無所適從。
《月亮代表我的心》
愛情恒久遠,一歌永流傳,音樂和愛情最完美的合作典范。
《我熱戀的故鄉》
“我的故鄉并不美”,這似乎告訴我們:母親雖丑,但她愛我們,我們也愛她。
相信并不全部,代表每個人的觀點。
70年代人素描
1970年生人
對“文革”記憶淡漠,部分人還參加過“紅小兵”;抓特務的連環畫收藏了好多;女排“六連冠”曾經激起心中無限波瀾,《少林寺》使男兒熱血噴涌。如今,多數人事業初奠,但“鉆石王老五”也不少。
1971年生人
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升入中學,受影視劇影響,學武術的念頭閃現一時,上大學時面臨交費,畢業后開始“跳槽”,多數已婚。
1972年生人
小學作文中有了“萬元戶”,“張海迪”等字眼,最早一批港臺“追星族”,還唱著《望星空》給老山前線寫過信,不少人撲騰進了商海,半數已婚。
1973年生人
“文革”的陰影基本褪盡,在初中時迷戀“霹靂舞”,大學畢業后,部分人成了考研一族。
1974年生人
小學時戴紅領巾是最快樂的,詩人顧城自殺事件成了鏡像,《致橡樹》經常是聚會的拿手活兒。
1975年生人
長大要當科學家,考試時的政治學得專注,流行廣交四海筆友,有人曾逃學,和父母出現“代溝”。
1976年生人
與唐山大地震一起出生,小學開始接觸電腦,上中學膜拜汪國真的詩,畢業紀念冊上有了“愛”這個字眼。
1977年生人
電子游戲機進入他們的中學時代,席絹的“言情”如癡如醉,家長開始尋求和孩子“溝通”;基本沒有經受過挫折。
1978年生人
中學時能吃上漢堡包,迪廳酒吧花去了父母不少薪水。
1979年生人
“可口可樂”代替了父母輩的“糖水”,“扮酷”時代與他們的年輕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