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缺失 好人難為
無庸置疑,這是個誠信嚴重缺失的年代,所以有朋友欲跟我籌資辦公司時,同事就提醒我說:“寧可借老婆,也不能借錢啊”,于是我便左右為難起來,既想助友人一臂之力,又擔心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那點工資復水東流,因為我確曾遇到過利用善心背信棄義之人。
那還是十多年前,忙于電視新聞工作的我不得不把未及入托年齡的幼小兒子送給距家不遠的一個老太太看護,那時還沒有進行舊城改造,在一個老式的四合院里,除了居住著年近70的老兩口,我每天早晚進出必經的過道旁邊的南廂房里有一位30多歲的女人,每次看到我去接送白胖的兒子就有意湊近我,并親昵地逗逗或主動地抱抱孩子。久而久之,我們便熟悉起來,原來她是為了躲遷臨時租住在這里的,她的老家在農村,丈夫卻是城里的老居民,老房子就在汽車站附近,所以她平時就在汽車站前賣稀飯和小吃。她還遺憾地告訴我:她不久前生過一個女孩,但是因為先天性的腦部殘疾,很快就夭折了,所以她很憐愛孩子。我對她的遭遇頗為同情,就這樣,我們慢慢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似的。
有一天晚飯后,她突然帶著她的丈夫來到我家,誠懇地要我幫她丈夫個忙,說是煙臺有個鍋爐廠招聘技術廠長,他有這方面的技術能力去應聘,但是自己現在沒有工作單位,問我能不能找威海某個機床廠幫助開個證明,就說他是該廠的技術工人;第一次見到這個女人的丈夫感覺他的年齡比妻子要大出不少,但是比土里土氣、大大咧咧的妻子更彬彬有理一些;我向來是個以雷鋒為榜樣的熱心人,于是二話沒說就答應第二天打電話幫他問問;因為采訪我很早就認識機床廠的廠長,所以這事很快就幫他辦成了。此后不久,我再也沒見到他們夫妻,也沒有任何音訊,我曾暗自揣測:女的大概回遷到新改造的樓房了吧?男的被聘去當技術廠長了吧?
時光荏苒,三年多以后的一個夏季的中午,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在單位的辦公室休息,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推門一看是那位女人的丈夫,后面還跟著兩個陌生的男人,我象對待朋友一樣把他們讓進了辦公室,并關切地問:“你被煙臺鍋爐廠聘用了嗎?”,他點頭答應著;我又問:“你妻子呢?”,他笑著說:“挺好的”;隨后他對我說:“今天從煙臺開車回來,因為下雨路滑,把別人的車碰了,我們想私了,但是兜里的錢不夠,我老婆回榮成老家了,我也進不去家門,想跟你借點錢,等我老婆回來了就讓她來還你”,并補充說:“她后天就回來了”,我馬上問:“你需要多少錢?”他說:“你有多少呢?”,我知道我的錢包里通常都不會超不過200元,因為那時每月的工資只有150元左右,我如實相告,他就說:“好,200塊也行”,于是我傾囊以借,同時很納悶地問了他一句:“你怎么沒有自己家的鑰匙呢?”,他沒有回應我,而是主動地說:“我給你打個借條,后天一定送給你”,我隨手拿過一個筆記本,讓他在上面寫了個借據,他主動留下了聯系電話并署名為:戚務強。那時我只知道他姓戚,確不知他叫啥名字,他妻子曾跟我說他的綽號叫“戚大頭”。
三天過去之后,我又耐心地等待了一個周,也沒見還錢人的影子,于是我找出他留下的電話號碼,打了兩遍皆無聲訊,奇怪之余才發現他留的電話根本就不可能打通,因為比正常的號碼少了一位數,當下我想:他一定是倉促間寫誤了,那我就繼續等待吧…
一個月多月后的一天,我在辦公樓前的大院里碰到承包我們單位觀光塔餐廳的一位男同事,他特意走近我問道:“大姐,你認識戚務強嗎?”,我先是愣了一下,因為腦子里一時沒反應過來他問的是何許人也,繼而,醒悟過來的我就把認識這個人的過程講給了同事,他聽后有點驚慌失措,我問他:“怎么啦?”同事說:“前不久,這個姓戚的跑到了電視觀光塔上,說自己在市區開了一家效益不錯的飯館,跟你很熟悉,想承包觀光塔餐廳”,同事繼續說:“我正好不想干了,準備對外轉讓呢,聽說跟你很熟,就和他很近乎地聊了起來。有一個雨天,他突然找到我說撞了別人的車要私了,但是手頭的錢不夠,讓我幫他湊湊,我就把身上僅有的400元錢全都借給了他”,聽到此,我不禁大驚失色道:“壞了,咱倆都被他騙了!”,那一刻,同事睜著一雙善良的大眼睛吃驚地望著我,半信半疑、默然無語;我的內心卻已是翻江倒海憤懣不已:“這個姓戚的!怎么能恩將仇報呢?我曾經很善意地幫助過他,他竟然來騙我!更為卑鄙的是還打著我的名義去騙我的同事!”氣憤與無奈之余,我安慰好心腸的同事說:“我一定想辦法幫你找到他,讓他把錢還給你!”。可是茫茫人海中,我到哪里去找他呢?
不久,我正好到城里派出所有個采訪任務,順便提及此事,派出所的一位女總政委當眾笑我說:“你怎么會上他的當呢?他是個到那里行騙都敢留下真實姓名的人,我們接到很多人報案,但是卻很難找到他”,我問:“他不是住在你們轄區嗎?”,女政委解釋說:“他早離婚了,房子給了老婆,自己不知在哪混呢”,我聽后只能自認晦氣了。
可是,當年年底的一個周日,我在市中心的一條商業街購物閑逛時,不經意間突然迎面撞見了這個姓戚的男人,我強作理性地問他:“你認識我不?”他用陌生的眼神看著我,似乎真不認識我了,我怒火中燒,連珠炮似地質問他:“你忘了到我家找我幫你開工作證明了嗎?你不懂得感激也就罷了!你竟然去單位騙我!你騙了我也就罷了!為什么還要去騙我的同事?”在我的厲聲追責中,他摸著自己的上衣口袋支支吾吾地說:“我現在沒有錢,過兩天我一定把錢送給你”,看著他那副落魄相,我說:“你要是真有困難,我權當救濟你了,但是同事的錢你一定要還給人家!”他連聲說:“好好好,過兩天我一定去還給他”。
如此這般,第二天我就打電話把信息傳遞給了那位同事,期待著姓戚的男人早日踐行他的諾言,也了卻我對同事的那份歉疚之感。但是,時至今日,十多年過去了,一切皆杳無音訊…
吃一塹長一智,自此以后,面對所謂的“熟人”提出借錢的請求時,我便學會了三四而后行。但是,心里卻又常常會滋生出許多無法言喻的尷尬:不借吧,怕借錢人生氣,覺得自己不仗義;借吧,又怕再當“二百五”和“冤大頭”。一日看到大畫家黃永玉的一個小故事,說他在巴黎街頭寫生時,有個法國女士跪在他的身后觀他揮毫潑墨,黃永玉卻不敢喝她主動遞過來的一杯水,他怕水里有“蒙汗藥”,而且當那位女士起身離開向他揮手微笑時,他還不由自主地伸手摸了摸后褲袋里的錢夾子。回國后,他想起此事就自責,說:“我們心底不信任的基礎太多了,辜負了太多的善良”。
至此,我只能感嘆道:在誠信缺失的空間里,好人實在是難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