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至上”摧毀了中國人的生活

“經濟至上”摧毀了中國人的生活
9月16日是中國經濟的一個“大日子”。
當晚的新聞聯播,爆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幾乎所有一線牛奶品牌都在產品中添加了一種化工原料,這種色澤與奶粉相似的化工原料可降低成本,同時可誘發多種疾病,由于牽涉品牌有22家之多,且多為全國性知名品牌,所以這一事件牽涉的受害者甚眾,估計受害人數甚至可能與整個歐盟總人口數相當,已有網友提議:應把9月16日稱為“國殤日”。
這一事件已經幾乎引起了所有中國人的憤怒,他們在怒斥無良企業主“壞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同時,一如既往地把矛頭指向政府,認為是“質監局的失職”導致了這場災難,一些一直試圖用“經濟變革”摧毀這個“專制國家”的人,也開始在網上刻意渲染和放大政府的弊端。但也有人在同時追問這個問題,“為什么被一些精英所憎惡的毛時代,沒有、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并認為,“正是這些改革派導致了今天的惡果,他們用30年時間,把絕大多數中國人變成了一個個金錢至上的‘經濟人’,但現在,他們又用這個結果來證明‘政府’的罪惡,這是不能容忍的,中國人有權利知道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真正真相并最終找到解決的辦法”。
也許,有關這場爭論最終焦點,依然會落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評價中國長達30年的“經濟至上”。最近兩年,這個話題被一個個惡性公共事件逐一放大,成為愈來愈多中國人關心的大事。也幾乎成為了這期間每一個重大事件的爭論落腳點。
事實上,這樣的爭論,從改革之初就一直存在,一群不愿意放棄社會主義理念的老人,堅決反對這種“經濟至上“的改革導向,認為它是一種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甚至“斷子絕孫”的發展模式,但這個觀點遭到了強硬的改革派的嘲笑,改革派理論家們甚至故意強化當時國家領導人鄧的“貓論”,以在社會上突出“經濟至上”的價值優勢。連本應以“著書立說、教書育人”為人生目標和價值所在的大學教授,也被打上了金錢的烙印——“一個沒有別墅小車的教授是不成功的”。
“經濟至上”扭曲了在世界上享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人的道德,以致有人憤怒地在網上寫到,“中國已經進入魔性經濟時代”,這篇列舉了大量事實、語氣激憤的文章,曾在網絡上受到熱捧,并被多數評論者認為切中了時弊。
一個學者向我抱怨,現在在中國,想做一個正直的人太難了,在現實里,他幾乎可以和一個不正常的人劃等號。因為一個人如果循規蹈矩,基本就意味著收入有限,而收入有限,就意味著自己是個“窩囊廢”。同時,假如你沒有合理利用自己的職務去發財,你會被很多人認為是“神經病”,或者是一個有所圖謀的“虛偽的人”。
“經濟至上”的發展觀,必然誘導出“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甚至“金錢是人唯一可信賴的價值”這樣的人生觀,并由此自然排斥道德本應在公共生活中的位置,可能是因為它在很多時候,成了人們謀取財富的障礙。
有愈來愈多的事例顯示,中國人確實對“道德”充滿鄙棄,很多人在網上為“用身體換取職位”、或發誓“寧做三奶,不嫁窮人”的人辯護,一些曾是大眾生活道德標桿的人物或事例,如雷鋒,孔融讓梨等,則遭到嘲弄和懷疑,甚至,不久前的地震中,一個放棄學生自己逃跑了,讓歐洲人驚訝、被戲稱為“范跑跑”的中學教師,也在網絡和媒體上廣受同情,被稱為一個“誠實的人”,而一個在電視節目里指責這種行為的評論人,則被嘲笑為“郭跳跳”,因為他涉嫌拿著一根“道德大棒”鞭打范跑跑。這些行為可能歐洲人都很難理解,因為在歐洲人看來,正是道德使公共生活成為人的一種可能和需要。
30年來,“經濟至上”的觀念激發每一個中國人去做一個腰纏萬貫的“成功人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不惜損害本來就擁擠的環境,并以讓人不可思議的優惠到處招攬世界各地的人去那里投資,同時勤勞地,幾乎發狂地工作,也許,中國人每年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是整個歐洲、北美洲甚至大洋洲三個洲的總和,記住,在全球化視野里,他們大多是在用世界一流的設備在生產。并由此創造出了數額驚人的實物。有人甚至戲稱,全世界只要中國人工作,就足以滿足所有人都需求了。
但由于理論界有意遺忘了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財富:分配原則,導致中國大多數人雖然也積極參與了被他們命名的改革,但卻獲利甚微,而中國富人卻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尊貴的地位,這一現實已引起多數中國人的不滿。
同時,被老一代“社會主義頑固派”所預言的“斷子絕孫”的發展方式,也似乎正在開始拉開帷幕,在中國改革的起源地廣東,已有大約近兩成的新婚夫婦患上了不育癥,而此前,這個地方的行政中心廣州,則被知名專家告知“50歲以上的人的肺都是黑的”。本次22家奶粉企業都在產品中添加了化工原料,則把大多數中國人都牽扯進來,一些嬰兒受害者在幾個月前就不得不住進醫院,用手術來解除這種化工原料帶來的病痛。
一位資深社會問題專家覺得,中國人應該從諸如此類的惡性事件中醒來,不要只是僅僅熱衷于指責事件的挑起者,或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政府,任何時代的社會生活,都是由多種因素和力量平衡交叉構成的,我們在指責這些肇事者的同時,更應該學會反躬自問,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自己是不是也是一個以錢為最大追求目標的人?是不是也覺得“道德”是一個很沒意義的東西,甚至習慣了對拿“道德”說事的舉動嗤之以鼻,簡言之,自己是不是客觀上成為了這類惡性事件的土壤?他說,如果中國人學會了這樣的追問,放棄“經濟至上”的發展理念和人生觀,才可能真正在社會杜絕類似的事發生,不再去吃在糞坑里浸泡的臭豆腐或加了化工原料的奶粉,甚至直接用化工原料做成的雞蛋。我們必須明白,“經濟至上”的資本邏輯已摧毀了我們的生活。
中國人會在這次舉國憾動的災難事件中醒來嗎?也許,全世界都在害怕中國人醒來,又或者,全世界都在等著中國人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