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預判未來中國經濟走

再預判未來中國經濟走勢
長期看我文章的朋友就知道,我在之前發布過關于我國經濟走勢的預判 ,前次預測不幸被我言中,這次我就繼續預測一下吧,在這之前我先說說什么是經濟學經,濟學不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經濟學家的作用在于建立各種理論模型來解釋已經發生的經濟現象。我有自己的分析方法和觀察角度,但是這里不是做論文,寫這個帖子,一家之言,有感而發,我不想去說服誰,也沒有本事給智者獻策,給愚者洗腦,僅供朋友們觀看。至于后果,我想我們都能看得見。
下面談談對中國經濟的膚淺認識。
1、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
中國的30年是摸著石頭過來的,國計民生逼著決策者一步步往前走,沒有適用的理論,過熱就調控,過冷就刺激, 3-5年一個周期,發展到今天,成果我們有目共睹,后果我們也有目共睹。實際上,真正的大發展(工業化的過程)是近十年的事,工業化的基礎是大量廉價勞動力和成熟工業技術,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美國通過大量移民,我們則有富余的農村勞動力(變成產業工業)和體制內擠出來的素質相對高的冒險者(成為資本所有者)。西方向中國提供成熟的低端技術,大規模轉移制造業,政府為增強國家實力,壓低其他要素價格吸引資金和技術,并通過補貼和低匯率,實現出口創匯,創造了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繁榮,也創造了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和老百姓存錢養老一樣的道理,都沒有保障,沒有安全感)。同時,通過財政投入、銀行貸款(主要是政府主導方向)和政策指令,調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證增長和穩定。
還有一個手段就是壓低資金價格,對內實行負利率、高利差,以低成本資金搞投資建設,這種資金推動、不計回報的投資模式,使銀行呆壞賬率呈現周期性增長,每當壞賬積累到一定階段,政府就通過股權層面上剝離壞賬、財政注資和部分上市來解決資金缺口,同時在經營方面保證銀行利潤,降低存款利率和擴大存貸利差,保障金融系統穩定。這個反復剝離和注入的過程,雖然注入的資金和消耗的資金大致平衡,使金融總量基本穩定,但是社會財富進行了重新分配。
2、資金的流動
我們可以把資金想像成水,政府發行貨幣,通過金融系統流出,經過各種利益群體的博弈和爭奪,流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最后以不同的金額流入不同人的手中,具體怎么分配,不敢說多,只要知道,分配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什么樣的利益群體,就有什么樣的分配體制,什么樣的分配體制就有什么樣的社會結構。總之,這個分配程序很復雜很政治很敏感,每天在發生,讓我們的實際財富增加或減少。這次的4萬億投入,不管怎么分流,最后全部會流到每個人手里,如果是增發基礎貨幣,還將通過乘數放大到更多,當然,反應時間是滯后的。
其實分配問題非常非常關鍵,但是又不能公開說,難啊。那我們就說說流到每個人手上的錢會怎么流出,因為,這也關系到這次的政策有沒有效果,會導致哪些后果。
一般來講,在基本開支之外,增加的收入,收入少的人會增加儲蓄,收入高的人會增加投資。4萬億有多少流到高收入群體,有多少流到低收入群體,大家自己胡亂想。
先說窮人。我估計中國大部分城鎮家庭金融性資產存量(含存款、股票、基金等投資,不含房產價值)在10-20萬元之間(沒統計數據,猜的),這筆錢需要用來買房(換房)、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生活開支、預防意外、醫療、自己養老等,任何一項發生就足以消耗掉全部積蓄(部分人已經成為房奴),應該說,老百姓抗風險意識很強,但抗風險能力有限。所以,只有控制消費,把收入的大部分保存起來(這是為什么負利率情況下,中國儲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注意,不是高儲蓄金額,是與收入相比的高儲蓄率)。話說回來,不管怎么存,老百姓的錢還是越存越少,我們的儲蓄率大概40%以上,其中居民儲蓄占比越來越低,現在只有15%左右,企業儲蓄占比25%以上(銀行業的朋友可能知道,企業大部分儲蓄是對應著貸款的,凈儲蓄比例應該很小)。擴大消費是靠實力的,靠嘴吹不起來,如果居民收入和儲蓄占比繼續減少,消費只會減少,不會擴大。另一方面,投資和儲蓄必須總體平衡,儲蓄減少,投資難以擴張,否則,沒有儲蓄做支撐的投資缺口只能靠加印鈔票。
再說富人,在分配體制中獲益的人,也同樣面臨財富保值的問題,可以選擇的投資方向主要有實業、房產、黃金外匯和證券等。一項項說,實業:從規模上講,中國的私有資本小而分散,難以構成社會投資的主體,信用崩塌的社會環境,也讓私人資本普遍缺乏安全感。所以,短平快、勞動密集型、政商合作、套取銀行信用等是社會資本投入實業方向的合理選擇。大部分普通富人作為個體是不會把自有資金全部投入產業來取得回報的,尤其在目前的經濟動蕩環境下,私人資本更不會選擇投資實業,至少不會追加投入。房產:富人買來住的房子早已經買了幾套,剛性需求來自買不起房的窮人。已經造好的房子按現在的速度要賣20年才能賣完,高價拿地的開發商還能熬多久呢?估計兩個后果,第一,死掉一批,房價一直跌到剛需出現。第二,轉做安居房,找政府借件棉襖過冬。所以,1-2年內富人個人資產不會再投資房地產。黃金外匯:會買一部分,預備惡性通脹和社會動蕩。但是,這些投資品與世界經濟形勢相關性很高,國內沒幾個富人真正搞懂,因為搞懂的已經死光了。證券:對,這是我們的最愛,與其他投資品相比,股票的優勢太多了,不投資實業,不存銀行,不買房子,不買黃金外匯,閑錢怎么辦?怎么比通脹跑得快?只有買股票。這就是這次4萬億短期內可能產生的最大效果。
3、四萬億與通脹
說到股票漲,大家都很興奮。但是就不能回避一個問題了,4萬億資金從哪里來,一些朋友已經算過每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沒有多余的錢啊。那么只有發國債和印鈔票兩條路,如果繼續負利率,國債怎么發行?而多印鈔票必然會導致通脹(可能還是用以前的銀行貸款方式為主,當然后果無一例外是大比例壞賬,然后注銷,這個本質還是印鈔,但是只是可以緩后幾年,等經濟繁榮時再消化)。
無論是貨幣、資金還是資本,都必須對應相應的實體經濟規模,才能維持均衡,否則就要被動調整。美元對應世界實體經濟,現在人人都知道,美國人通過濫發美元掠奪世界財富,失衡的時候讓全世界買單。中國的資本項目下管制,只能對應國內經濟,失衡的時候,通過貿易總額和匯率調整消化一部分,大部分自己消化,所以,當我們的央行集中增發貨幣時候,大量貨幣只有導致兩種后果,要么通過國內價格消化——內部通貨膨脹(保持匯率穩定),要么匯率消化——對外人民幣被迫升值(商品國內價格不變,但國際價格上漲)。
但是出口形勢已經很嚴峻,人民幣一直盯住美元,這兩個月已經跟著美元兌其他貨幣漲了20%左右,不能再漲了,再漲,外貿和出口制造業徹底完蛋,神仙也救不了。都說奧巴馬上臺后,美元只能走強。如果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我估計人民幣會選擇盯住一籃子貨幣,放棄美元本位。小川不是已經在暗示了嗎。但是貶值救了出口,通脹就放出來了。
最近幾個月CPI下降讓很多人很放松,以為通脹洪水過去了,所以現在可以多發貨幣,要防通縮防蕭條。這叫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通脹的元兇不是來自出口和低端制造業,出口和低端制造業也不是4萬億能救的,中國長期扭曲的負利率導致流動性過剩,推動不動產價格(房地租金)飆升,經營成本上升引起產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為滿足中國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產能,中國消耗的工業資源(原油、礦產等)國際價格上漲,傳導到鋼鐵、能源,再到逐步傳導到農產品和日常消費品,反過來再推動經營成本上升。一句最淺顯的話就是,你漲我不漲,我就只有死。這是個惡性循環。
那么CPI為什么會下去呢,三個原因:1)熊市和經濟預期降低了國內外的有效需求;2)出口轉內銷增加了國內商品供給;3)資源價格下降,成本受到控制。那么CPI會一直下去嗎?不會。下降的需求和增加的供給會達到新的均衡,使價格穩定在合理的波動區間。
4萬億的新政策將破壞這個穩定,大量資金再次流入鋼鐵、機械、建筑原材料等行業,再次抬高生產資料價格,最后通過成本轉嫁,抬高CPI。從產業層面上看,出口和低端制造業直接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和成本上升影響,必然收縮。4萬億不能在國內增加太多有效需求,只會推動經營成本繼續上升,蕭條會繼續,通脹會加劇。
4、經濟往哪里去
這次的4萬億投資,思路上沒有大的改變,基礎仍然是廉價勞動力和低價要素供給,手段是以高儲蓄率為依托的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
通過這次調整,國有經濟比重上升,私有經濟土甭瓦解。同時,我們也知道,國有是低效率的代名詞,私有經濟象征著活力。在GDP增長中,除掉那些獲得壟斷利潤的國企,增長最快,貢獻最大的是私人經濟體。難道改革30年,我們又進入一個輪回?我始終認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真正活力來自于政府對民間經濟管制的逐漸松綁。如果轉了一大圈,還是放不下,還是收回去,難道這是歷史使然,體制使然,悲哀。
5、為什么會到4000點
在中國,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是集社會之大成的眾生象。前面已經說了股市會吸納這些資金,當然,4000點是我比喻的,我不是神仙,更不是神棍,哪里會掐指算,4000點只表明一個趨勢,會有一波中級反彈的行情。4萬億砸下來,會砸出通脹,也會砸出通脹預期,怎么躲避通脹呢?移民不現實,買房錢不夠,只有股票了,這個道理容易明白。那為什么會很快再次崩盤,道理也很簡單,這股流動的財富不在下跌中消滅,就會竄到社會實體經濟中,通脹是最大的敵人,必須讓股市跌下來,因為股市里是閑錢,砍下來,有民怨但是沒有民憤,既不會破壞穩定,又可以消化前面多發的貨幣,何樂不為?
強調一下,現在入市時機不算成熟,錢還沒流下來呢,等春節后吧。如果大家買虧了,罵我別打我,因為打人犯法,虧了錢還犯法,多不值得啊。
6、幾個坎
1)流民問題。
這個大家都理解,大量產業工人失業的后果,無工作無收入無生活來源無生活保障,又有老鄉團隊,又在沿海見過世面,都是可憐人,活下來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有家有口又有點錢財,請千萬別再炫了,小心再小心,低調做幾年人吧;如果你不幸將來成為其中一員,今天又正好看了我的帖子,聽我一句,盜亦有道,謀財但不要害命,人死了,會死很久很久,珍惜生命吧。
2)地方財政問題
94年的分稅制改革后,中央吃肥,地方各現神通。靠賣地撐了幾年,彌補了赤字還有盈余,可是以后怎么辦?龐大的支出,有限的收入。錢從哪里來呢,千萬別打老百姓的歪主意,那會出事的。
3)資金外逃問題
能移民的移民了,能潛逃的潛逃了。自己出不去,老婆孩子早安排。有個風吹草動的,大家都跑起來,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希望體制內有理想有良知有智慧的有識之士,盡快采取一些措施,在這點上提高預警級別,不管出現什么情況,給我們和孩子留點家底吧。
最后,還是忍不住想提醒一下那些動不動給人扣帽子打棍子的朋友,你們更應該警惕起來,因為你們的智商很可能讓你們成為第一批倒下的犧牲品,還是理性一點吧,省點力氣爭取活下去。還有那些WT和輪子,不管你抱著什么目的,真出現混亂恐怕對每個人都不是好事。都懶得說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