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官的收入與書記的名表

縣官的收入與書記的名表
如今公眾對社會上的腐敗現象是深惡痛絕,因此在的確有為數不少的公務員栽在了以權謀私的腐敗上面之后,公眾的目光就很自然地盯著級別較高的公務員,包括他們到底掙多少薪水、戴什么手表、抽什么牌子的香煙……前幾天南京有一位被網上冠以“史上最牛的房管局長”周久耕,就是因為在媒體采訪時戴著名表抽著名煙,被網民將現場圖片加以放大傳到了網上,結果因為涉及說話隨便和抽著公款買的名煙被主管部門摘去了頂戴花翎。
這幾天網上又有與公務員收入穿戴有關的消息傳來。
今年元旦,地處邊陲的新疆阿勒泰地區依據《阿勒泰地區關于縣(處)級領導干部財產申報的規定(試行)》,阿勒泰地區廉政網對2008年12月新提任的55名副縣級領導干部全部進行了個人財產申報公示,接受公眾的監督。據該網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幾十位剛提升的縣處級領導干部的年收入差距不大,包括“工資”和“ 各類獎金、津貼、補貼及福利費”在內,年均收入在3萬元左右。縣處級干部,大致相當于從前的七品縣官了,如果這個數據是真實的,那么可以說這些“縣官”的收入水平并不太高,還趕不上很多內地的科級干部和普通公務員的收入水平,這大概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太高有關。如果這些“縣官”僅僅憑這樣的收入水平而沒有其他灰色的收入,可以說當地的紀檢部門就可以輕松許多了。問題是公務員合法的收入是一回事兒,而背地里甚至公開地獲取憑借權利得到的好處是另一回事兒,指望工薪大概是誰都難以暴富的。社會公眾并不要求公務員不能適當提高收入和合理消費,而是希望公務員在合法收入以外不能以權謀私。由此又聯想到另一條新聞,前些日子網上有一條帖子《縣委書記,您戴的什么表?》迅速躥紅各大論壇。在這篇帖子中,縣委書記戴的手表成了焦點,全國有16位縣委書記“戴名表”的圖片被找了出來,有些“名表”被冠以幾十萬元的天價。其中包括貴州省納雍縣的縣委書記,在貴陽論壇等本土網絡論壇上,有網民甚至報出他戴的手表是“帝舵TUDOR王子系列76213-62483雙歷白羅馬自動機械表,市場價在25200元左右”。而據當地媒體對這位書記的采訪證實,他戴的手表是親屬送的,價值約幾千元。就是南京那位原任房管局長周久耕戴的名表,后來證實也是親屬自己買的,而且也是千元左右的價格。
從這幾條新聞來看,有幾點可以確定。
第一、公眾對較高級別的公務員的關注度非常之高。因此,當一些領導干部在媒體露面的時候,有些網民就通過技術分析(例如電視畫面的截圖)放大圖片,查看這些官員的穿戴抽煙究竟如何。至于縣處級公務員掙多少工薪,也就順理成章地為公眾所關注。盡管有些網民發的帖子所說的事實可能不夠準確,但是民眾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意識在不斷增強,這應該被看做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進步。
第二、網絡等媒介成為公眾對領導干部實行監督和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現在網民多達幾億人,一有消息上網就鬧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周久耕等人才能揚名天下。那些把全國各地十幾個縣官戴的名表集中起來發到網上的做法,恐怕連一般的官方媒體都很難做到,而有心的網民竟然就做到了。
第三、公務員在公共場合應該穿戴得體謹言慎行。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時,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已經為公眾所關注,穿衣打扮要適當,不能炫耀性地穿著名牌戴著名牌抽著名煙,那樣很容易引起社會公眾的反感。當然不是讓公務員都要披著焦裕祿式的舊棉襖叼著旱煙袋出去辦公,而是要注意不能為了表現自己的官員派頭過于張揚,從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矛盾。公務員當然有權利根據自己的合法收入合理消費,但是有幾個公務員舍得花那么大的價錢買名表抽名煙呢?所以只要是有了名表名煙的事實,即便是自己掏腰包買的也難以服眾。設想一下,年收入不過三四萬元左右的縣處級官員,如果戴著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的名表,抽著上千元一條的名煙,怎么能讓群眾相信這是靠工薪買的呢?
第四、公眾對領導干部實行網上監督,也要注意事實準確,不能捕風捉影。對涉及官員個人隱私的事情,也要根據法律和公共道德,不能隨意散布,不能輕率地發起所謂的“人肉搜索”。
反腐倡廉是關系重大的事情,所有的社會成員都有權利實行對公務員的廉潔監督,這將有利于促進公務員的自覺與群眾同甘共苦,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但是群眾在實行監督時,也要遵照法律允許的范圍和方式,不能違背事實隨意編造,不能涉及人身攻擊和曝光別人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