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緊急行動!

中國在緊急行動!
——今天下午和網友聊天的記錄
中國政府終于出手了
《京華時報》肖賓:國務院近期部署擴大內需十項措施。您對這次的救市新政是如何解讀的?您對"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總要求是如何理解的?
潘石屹:國務院十條救市政策,十分明確地表達了一個強有力的聲音:“中國在緊急行動!”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這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受到煎熬的全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在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讓一度堅固的經濟結構搖搖欲墜、信心動搖、安全感將要消失之際,中國政府出手了。
《京華時報》肖賓:繼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出臺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十項措施之后,昨天國務院又召開了省區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部署了落實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項工作。這種疾風暴雨式的政策出臺和工作部署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您對新政的效果有何期待?
潘石屹:撇開全球經濟不談,中國自己本身經濟也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工廠關門,失業人數迅速增加。在前幾星期,在全國各地,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我們都看到有的行業全行業在虧損,大面積工廠在倒閉,工人在失業,形勢并不像有些人說的一片大好。
目前,正如溫總理所說的,“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上次也開了會議,但幾個星期過去了,各銀行的細則還出不來,原因竟然是緣于對一個中國特有的詞語“改善性住房”的理解上。目前統一認識,認清形勢是最重要的,否則,機會就消失了,我們會在黑暗中掙扎更長的時間。
《京華時報》肖賓:此次國務院明確提出到2010年底要投資4萬億元,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過去出臺的措施當中,很少有如此明確的數字要求。"4萬億"是什么樣一個概念?
潘石屹:這些數字表明政府的決心和對目前嚴峻經濟形勢的判斷。4萬億元,意味著13億人口,每人平均3000多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我看到西方媒體上說這4萬億是“新瓶裝舊酒”---這4萬億之中包括了計劃給四川大地震重建的錢。即使扣除四川大地震重建的1萬億元。還有3萬億元,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我對國務院十條救市政策寄予很大的希望。
網友 —— 外電評論員:國務院剛剛出臺的拉動內需的十條政策,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許多國外媒體都認為力度很大,認為中國的經濟形勢會在兩個季度后有好轉,您同意他們的觀點嗎?
潘石屹:中國經濟體還比較小,僅占全世界GDP的6%。受到經濟危機沖擊后,波動一定會很大,但只要政府出臺有力的政策,中國的經濟恢復也會比別的經濟體快得多。中國有巨大市場,也有錢,中國政府負債水平相對較低,只有GDP的17%左右,我們又有許多勤勞的人。兩個季度也許會有好轉跡象,但恢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看到工廠的關閉,工人失業,這些都不是在短期內就能恢復經濟的元氣的。
《China Economic Review》 James Roy:此次出臺的財政刺激措施對于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您認為政府真的會投入4萬億的財政支持嗎?
潘石屹:中國經濟是一個有機整體。中國經濟出了問題,中國房地產不可能不出問題。任何一個行業和企業不可能在今天經濟一體化的時代獨善其身。有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才有房地產發展的基礎。
反過來,中國房地產是國民經濟中重要支柱產業,對過去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貢獻。在今天的危機中,只要政策對頭,房地產行業對中國擺脫世界經濟危機的威脅也一定能有所作為。
《China Economic Review》 James Roy:財政支持的出臺,對全球股票和商品市場都是一大刺激。您認為這是一個短期的反彈,還是能夠改變經濟整體向下的趨勢?
潘石屹: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影響。如房地產行業,主要依賴城市基礎設施,基礎設施落后的城市,也就沒有房地產發展的空間。要改變中國經濟整體下滑的趨勢,需要政府急救式的投入,更需要調動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力量和智慧,把市場的潛能發揮出來,民間投資和救市是更有效率的。
如同四川大地震時一樣,既需要解放軍的救助,同時更需要自救,因為自己親人埋在什么位置,具體房屋結構等自己都比解放軍更了解。
中國的經濟等待著“解放軍”急行軍來救援,已經等了很久了。
《京華時報》 肖賓:政府投入和使用這4萬億人民幣資金時,需要注意什么?
潘石屹:首先要快,像救急診病人一樣,像救火一樣。其次要防止腐敗,工程、土地出讓要實行更公平、更透明的招標制度,同時要接受媒體監督。不要讓這些中國經濟的救命錢落入了腐敗者的口袋。
在經濟危機大事件背后,我們看到了舊世界秩序加速了它的瓦解,取而代之的新體制一定是物質和精神文明并肩進步的社會。這次政府的投入主要是惠及低收入群體,同時教育、環保、糧食、醫療等領域也會通過這些投入為建立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新世界打下基礎。
當前房地產市場遠不能說是平穩健康
《China Economic Review》James Roy:在不解決開發商的資金鏈流動性差和購房者期待房價持續下降這兩個基本問題的情況下,您認為政府出臺的措施能夠有效解救房地產市場目前的問題嗎?
潘石屹:您談的這兩個問題的確很重要。開發商資金鏈緊張,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是今年上半年大家爭論的問題。在此情況下,許多開發商大規模壓縮開工面積,這對救市、恢復經濟、解決就業是很不利的。其次是購房人的預期,這幾個月成交量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大家對經濟的前景沒有信心。試想,如果一個家庭成員失業,或面臨失業的危險,誰還有信心去購房,買衣服、在外面吃飯都會慎重許多。
正是因為這樣,政府才出重拳救市。
《中國證券報》蔡宗琦:國務院此次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的第一條就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這對于那些產品與保障性住房差異化不大的普通住宅開發商來說是不是無異于雪上加霜?
潘石屹:在保障性住房中,包括三部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雙限房。廉租房是與普通商品住宅市場沒有沖突的。經濟適用房有不完全產權,有一些沖突。雙限房沖擊就更大了,與普通商品住宅在產權和品質上離得很近。在一些大城市中,雙限房占的比重很大。但我留意到,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每當提到保障性住房時,一般都提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等,沒有直接講雙限房。今后這三部分保障性住房各自占的比重對市場影響有很大不一樣。
《中國證券報》蔡宗琦:仔細看了國務院這次新的救市措施,并沒有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直接利好。那么房地產業內對新政的高度好評從何而來?
潘石屹:國務院救市十條,被媒體稱為中國“新政”。也是借此機會建立新的經濟秩序,為和諧社會打下經濟基礎。幫助低收入人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醫療、環保方面的投入。最重要的一條是提高糧食的最低收購價。在所有困難、考驗和危機中,最大莫過于饑荒。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既給農民增加收入,也能避免和防止可能出現的饑荒。但只要是把錢放出來,就會增加市場上資金的流動,就會增加其他行業獲得資金的機會。
《中國產經新聞》何建華:昨天國務院部署了落實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項工作,其中關于房地產的提法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不希望房價有大的波動?平穩發展是否是要維持現狀?
潘石屹:我理解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首先是成交量和開工面積,這也是衡量市場平穩健康最重要的指標。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以50%的幅度萎縮,開工面積大幅度下滑,這就是不健康、不穩定的市場。
其次,才是房價,每個城市不同,每個開發商開發的商品房不同,價格應遵循市場價值規律,由市場去確定。如果什么樣的房子價格高了,就增加什么樣房子土地和資金的供應量,房價自然就會回落。
保障性住宅的價格,由政府根據財力的補貼來決定。
恢復信心,尤其是恢復商業銀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很重要。
《北京晨報》邢飛:溫總理在昨天的講話中提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似乎著重強調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的投資收購和開發建設,該政策對一些住宅開發商的影響如何,對SOHO中國的影響怎樣?
潘石屹:國務院十條救市政策和溫總理的講話,對SOHO中國都是利好消息:一是我們沒有開發與保障性住宅形成競爭的產品;二是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就會有商業用房(寫字樓和商鋪)的需求。SOHO中國是商業地產的開發商。
《北京晨報》邢飛:看得出政府這一次的決心和力度都非常大。這些新政的出臺對您近期認為"政府救市已錯過最佳時機"、"房地產市場處于L型狀態"的判斷有改變嗎?
潘石屹:一個月前,中央政府曾出臺了十條救市政策,主要是各部門、各銀行的思想,沒有“統一到中央對目前經濟形勢的認識上”。中央政策沒有傳導下來,就讓各部門化解了。如各商業銀行房貸細則,到今天還未出臺,有兩家銀行出臺了,隔了一天又收回去了。這次不一樣,把救不救市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措施也很具體。
什么時間會從“L”變成“U”,主要看政策的細節,尤其要看各部門能不能“統一到中央對目前經濟形勢的認識上”。
《天津日報》許佳:商業銀行沒有貸款額度限制后,會不會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增多,條件放松?目前一些開發商面臨大量貸款到期的流動性問題,這對他們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消息?
潘石屹:“取消商業銀行貸款額度的限制”是在救市十條之前,人民銀行就出臺了的政策。我了解到的情況是,人民銀行放開后,各個商業銀行面對惡劣的經濟環境——許多行業都全面虧損,他們沒有信心了,不敢給企業放貸了。
恢復信心,尤其是恢復商業銀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很重要。
《天津日報》許佳:據報道,11月3日萬科上海公司證實,原定于2009年6月30日竣工的上海萬科城花新園的住宅樓已停工。您對此事如何看待?
潘石屹:具體項目我不清楚。年初,萬科董事長王石在香港會議上曾說,要減少今年萬科的開工面積。還有好多企業根本沒有對外說,自己就停工了。
在北京,我們看到一些項目在奧運會之后,再也沒有復工。
網友 —— 西部兒女:國務院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快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這好像與你們在西部貧困地區為學校修建廁所的項目不謀而合。這會不會更加堅定你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決心。有沒有可能借此機會獲得政府的支持?
潘石屹: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寶藏,唯有通過教育才能挖掘出來。教育是政府的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事。
SOHO中國基金會的十所試驗型的學校廁所馬上就要建成了,我在這里特別感謝我們公司的同事,工作在中國西部最偏遠、最寂寞的地方,為成千上萬個孩子們建廁所。也衷心地希望能匯聚大家的智慧,把未來的廁所建得更好、更經濟環保。
網友 —— 西部兒女:您在博客中強調"改善中國的教育是SOHO基金會的長期規劃",您是否認為中國教育目前來講比較失敗,才導致您將教育作為切入點?您認為教育首先要改變的是什么?
潘石屹:舊世界的一些秩序在土崩瓦解,包括金融、教育、傳媒各個這些舊世界痕跡很重的領域,新世界的新秩序正在取而代之。
最近走訪了幾所大學,看到了思想敏銳、聰明智慧的大學生們。同時,也聽到許多老師、家長對孩子們的抱怨。我曾問一位家長:你讀大學的孩子比你掌握的知識多多少倍?他說:你說的是信息,不是知識吧?我說,是知識。他沉默了。我又問他,有十倍吧?他更沉默了。教育應該是把每個人身上的美德、智慧和創造力挖掘出來,而不是一味去打擊、去埋上厚厚的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