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益创投要你20%的股份
读到一篇谈创投观念的文字:
现在我们在告诉创业家们,「我们要你公司的 20-30% 股份才能解决你的问题。」这实在没什麽道理。我要不厌其烦的再説一次。在创投事业中,最稀少最珍贵的资源,是聪明的创业家,他们有辉煌的点子,而且愿意一周工作 100 小时只求梦想早日实现。钱在创投事业中并不是什麽珍贵的资源。但是我们现在却变成我们对管钱比较在行了。
(mclee,当创投要你公司 20% 的股份时…)不禁想到前一阵子参加的一场社会企业创投说明会。与会者对於股权问题的敏感,主办单位对此的反复说明,都令我印象深刻。
读到这篇时,才深觉假如一般创投的观念都还有许多要琢磨之处,公益创投的观念要成熟,也必然有一大段路要走。
施振荣对「公益创投」,也有他的想法:
公益创投的理念近来也受到各界关注,他比较“创投事业”与“公益创投”思维的异同之处指出,“创投事业”的思维是风险投资於有发展潜力的未来性企业,投资 主要考虑其市场潜力、可行性、创新性、报酬率,最後则协助被投资的事业成长上市或被收购,待资金回收後再投入新计画的机制。
而“公益创投”的思维则是公益基金选择性投资於有发展潜力的公益事业,从社会需求、落实性、说服性、报酬率(含有无形、直间接)等不同角度来考虑,以协助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并扩大其影响力,以吸引公益创投基金捐助不断投入。
「选择性投资於有发展潜力的公益事业,从社会需求、落实性、说服性、报酬率(含有无形、直间接)等不同角度来考虑,以协助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并扩大其影响力,以吸引公益创投基金捐助不断投入。」这个观点,简洁而完整,尤其是「选择性投资於有发展潜力的公益事业……以协助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并扩大其影响」的观点,更是画龙点睛。但坦白说,如何评估社会需求,如何核算社会报酬,在国外都还是正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
以投资社会企业的方式来实行企业社会责任,这确实是个新趋势,可关於最佳实务范例,我们还需要时间来摸索。
评论 (0)
街友、公民新闻与社会企业
类归于: 未分类 — admin @ 11:34 上午 编辑
街友、公民新闻与社会企业
漂泊新闻网:一个期待由街友组成的公民新闻平台。
慈心园:高雄县专门收容街友的中途之家。
澄明环境清洁公司:一个3年提供20多个工作与培训机会给街友的企业。
在不经意的地方,看到公民新闻与街友议题的结合,看到社会企业与街友的议题的结合,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许多时候,人们在日常的实际行动所表露出的道德情愫与希望,往往是超越主流社会观念的想像范围的;无庸置疑,这种出乎预期的社会创新,该是受到鼓励的。
在家附近的便利超商购物时,经常会在门口碰到一位街友。虽然思考公民新闻与社会企业的概念有一段时日,甚至於,可能在走过这位街友面前时思索着这些广阔的主题,我却一直没想到,这些主题与这位街友有何关系?
所以,当今天阅读着关於漂泊新闻网、慈心园、澄明环境清洁公司的新闻,心里不禁浮现出愧意:唉,惭愧啊,惭愧啊;街友与公民新闻,街友与社会企业,现成的范例都已经出现了!自己为何就从没思考过「街友」这个经常出现在身边的题目呢?
「街友心声,尽在漂泊新闻网」。为何需要专属的公民新闻平台?他们的说明很恳切:
「漂泊新闻网」开台新闻,选择街友举牌工作,呈现街友工作实况,以让社会大众了解街友并非好吃懒作。同时,对於日前某媒体报导游民举牌工资仅300元的错误报导,提出回应。
游民往往被社会大众误解,声音也被忽视。未来,漂泊新闻网希望透过团队合作,将自己的心声、故事、处境,做成一则则的新闻,成为游民新闻资讯中心。并期待建构成为全台游民服务机构的交流平台,分享彼此的服务经验。希望社会大众给予我们支持与鼓励!
这个尝试,不可不谓大胆。我热切期待着他们能成功,虽然,路途必然是艰辛的。
至於澄明环境清洁公司,也同样让我惊艳。在我所不知道的角落,居然有企业已经默默为街友提供工作与培训机会。这与我所理解的社会企业,其实相去不远了。
这样的理解,会不会显得夸张?大致上,应该不会。看看社会企业最发达的英国,在 Homeless Link 这个网站上所介绍的相关社会企业,其实性质上也相去不远。
昨天有人来此希望找到「新贫族对企业有何影响?」的答案。对此,我也还缺乏完整的观点,但是可以肯定,至少在此刻,对於企业可以为街友议题作什麽,我倒是有了点新想法。
果然,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