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
学历史的人很多都觉得历史社会学是门不入流的学问,因为他的讨论范围甚大,与历史学着重在细小范围内的传统习惯不太相同。而社会学者对历史社会学也大多心存保留,他们认为历史社会学一方面已经不再是像STS或者文化研究那样成为当代显学,一方面也无法对那种老调牙的东西引起兴趣。
但我经常有种nostalgia的心态,就像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时会提到一些古代的议题,其实社会学、或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最早的说法)都会提到许多古代的例子,去铺陈一个脉络(context),来叙说一个故事或者理论的由来。东海社会系大一的社会学一门,如果是上高承恕老师开的,那大家都会读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就是很经典的历史社会学着作,黄在称作「大历史」的概念里,铺陈出万历十五年时帝国败象已露的鳞爪,逐渐崩溃的税制和田制、元老重臣的凋零、或像是海瑞这种官员所存在逐渐僵化的官僚体系。
很多人认为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所了解,应该要从明朝开始研究。当代中国不管是从首都或者基本制度,很多都是从明朝留下来的。曹锦清写「黄河边的中国」时,特别提到那些农民的生活「和明朝并没有差太多」;黄仁宇提到自己参加国民党军队的经验,也讲到蒋带这支部队「像统领一支明朝的军队和日本人作战」。
那台湾呢?当我们看待台湾今天的政治冲突、族群纠葛和社会问题时,没有把问题放在历史脉络下来看,会不会使研究变的很空洞?昨天上课时姚人多说到现在学生研究都是性别、STS或者文化研究,开电影、身体都一大堆人要上,吴乃德前年来开政治社会学就乏人问津,弄得吴老现在一点也不想来开课。其实这也不是好坏的问题,每个时代的学术典范都不一样,姚人多和吴介民他们读书的时候,学运如火如荼,像他们讲的,每天早上起来都在想怎样搞垮国民党。可是现在研一的新生,一九八四年次,如我经常讲的,他们懂政治以来阿扁都当总统了,叫他们怎麽了解台湾民主奋斗的脉络和历程?
老师点了每个学生,要大家讲自己的学术兴趣,我是政治系出身的,关心的主题不可能脱离政治。但其他的学生,电影的、文学的、经济的、身体的、性别的、新移民的,这正显示了社会学的多元包容。也许有时候老师会感叹现在学生对於「大议题」像是阶级、族群、民主化、土地改革漠不关心,但我觉得也要谅解学生们的成长背景,不是处在一个快要革命的氛围里。当然,姚人多也知道,只是随便抱怨两句罢了。
历史有其特殊的意义,让它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的而不只是工具。当我们诠释历史、寻找脉络的同时,我们是处在历史之中的。历史不是一个背景,而是一个正再发生的流动舞台,我们在舞台上,思索着这出剧本的现代性意义,诠释方法,以及其脉络。人总是面向过去而生,今日种种,必有其因,这也是我们喜欢并且学习历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