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有感
最近吵闹很凶的还是文言文的问题,学界又分蓝绿要对着干,还看到自由时报有人写「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没有经过科学考证,不科学 的文章岂可拿来考云云。真是笑话,要求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去考证泰山如何造成,真是不知道写文章的人脑筋在想什麽。
这次指考有很多争议,包括台湾史考的太少,居然有考生抱怨都是部长提倡台湾史害他准备方向错误;或者文言文比例高,摆明和部长的主张 对着干等等。我觉得抱怨者都应该被诅咒考不好,考试本来就应该全面性的准备,去揣摩指考命题会不会顺从部长的政治理念,不啻是充满奴 性的愚蠢行为,一点现代公民观念都没有。此外,没猜中在回头怪部长,更是莫名奇妙,居然还有媒体诤诤其言。
而中文考谏逐客书翻译,我倒是觉得有点无聊。翻译要全面精准,势必得好好背书,如果只是要考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考阅读测验就很足够。 有一些「抢救国文大联盟」的老师在那里摇旗呐喊说国文考题大快人心,想来应该只是羞辱了部长所以快了他们的心而已,台湾正是因为有这 群保守势力才不会进步。
有人拿谏逐客书来说这是命题委员借古讽今的作法,值得称许,这更是谬言。你要跳进中国酱缸文化里面那种借古讽今的士人文化,我没意见 ,但你个人想要借古讽今干麻拖了十几万考生跟你一起跳海?这就是自以为是的表现嘛!此外,我个人是蛮喜欢谏逐客书这篇文章,但这些抢 救国文大联盟的老师们,只从字面上去解释李斯的文章,我觉得未免眼光太狭小。我觉得谏逐客书只考翻译很无聊,应该考申论题。
大多数的人遇到这个题目,只会从字面去处理这篇文章,大概就只能提到执政者应该广纳百家之言巴拉巴拉,和抢救国文大联盟的老师们程度 应该很差不多。但仔细想想,这篇文章的背景,为什麽秦王要逐客,六国的「疲秦政策」在其中有没有关键因素?为什麽可能被逐的李斯要写 这篇文章出来力主不能逐客?其中有没有隐含着区域主义的政治斗争因子?更重要的是,秦王有没有听李斯的?听到什麽程度?对国家又有什 麽样的影响?别忘了,对於李斯,大家最有印象的不是谏筑客书,而是史记里面的「上蔡东门」,李斯最後的下场是被诛三族。而这些因因果 果,和独裁政治之间又有什麽样的关连?如果在民主时代,会有这样的情形吗?
有人会问他又不是学历史的,怎麽会知道这麽多?我则想反问,为什麽老师没有教这些?不知道,这你就要去问那些抢救国文大联盟的教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