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台文所的发展方向

政大台文所的发展方向
国内成立台湾文学研究所的历史已有十年,其中最为迟晚者应属政大台文所。因为是最为迟晚,所以必须加倍努力。自2005年成立迄今,本所已有硕士班三年级学生,他们正着手准备撰写毕业论文。2008年以後,本所确定将设立博士班。作为研究所的基本条件,至此粗具规模。
要训练怎样的学生,要追求怎样的方向,是本所成立之初慎重思考的问题。但是,在提出答案之前,更值得自我审问的是,本所应具备怎样的师资,设计怎样的课程,提供怎样的设备?这些问题有其先後缓急。究竟是课程决定师资,或是师资决定课程,都足以影响以後的发展。
本所优先思考课程结构,然後争取恰当师资。就像一支梦幻队伍,在招聘成员之前,应该先有战略与战术;方向确立後,继之寻觅人选。台湾文学的领域,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两个座标来思考。就空间而言,台湾文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原住民文学、古典文学、日据文学、战後文学。就时间而言,台湾文学的历史过程是由三个主轴构成,亦即原住民史,移民史、殖民史,每一历史轴线,都贯穿不同的领域空间。师资的考量,当以台湾文学的基本座标为依据。
台湾文学是流动性极为强烈的一门学问,它不是静态,也不是孤立,而是永远不断在开拓也不断与其他地区文学进行对话。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与国际之间,这门学问毫不懈怠地尝试无尽止的协商与磨合。因此,设计出来的课程必须具有共时的与对比的视野。
每一种文学研究,都是从最基础的文本阅读出发,而史料阅读正是本所课程结构中的根本。熟悉作家与文本之後,才有可能进一步奢谈研究方法与理论运用。阅读没有一定的方法,却有必备的工具。进入台湾文学领域,如果不能具备日文与英文能力,在涉猎史料时将受到很大的限制。研究生在毕业前接受语文能力的检定考试,是本所的基本要求。把形式上的资格考试废除,代之以实质上的语文能力训练,相信是更有利於学生的研究。具备了基本的语文能力,不仅有助於殖民文学的研究,还可进一步扩大视野考察台湾文学与东亚文学之间的发展关系。
比较幸运的是,本所争取的师资都能胜任承担课程设计与内容实践。在现阶段的课程结构,本所较为鲜明的特色,便是在文本阅读基础上,强调台湾文学与华文文学的互动,台湾文学与东亚现代性的连系。这是因为台湾文学自来就有对内结盟、对外开放的传统。每位作家在创造时的美学思考,绝对不是向壁虚构,而是开门吸收台湾社会的生命力与世界文学的想像力。从开授的课程,可以反映出共时与对比的思维方式,包括:杨牧的「比较文学:论完美」,孙大川的「原住民汉语文学专题」,范铭如的「华文女性文学专题」,杨小滨的「华语电影与东亚现代性」,陈芳明的「台湾鲁迅学」以及「东亚文学研究专题」。这些课程都是一方面强调文本阅读,一方面侧重文学的对照与比较。
文学研究不可能永远只是为了追求诠释自我,而应该是建立开放的审美原则,既诠释台湾,也诠释东亚,更诠释世界。容许国外文学在台湾传播,也容许国内作家对外做批判性的接受,这是历史上台湾文学之所以能够臻於富饶充沛,也是现阶段台湾文学之所以能够到达丰硕多变。对本所而言,本土性与主体性绝对不是问题。以台湾为名的文学研究所既已设立,本土与主体就已经存在。
开放与流通,是学术生产的客观条件。本所设立东亚文学研究中心与台湾文学图书馆,致力於充实与课程密切相关书籍。馆藏重要基本史料,已大致齐备,对学生研究带来极大方便。政大总图书馆与社资中心的丰富典藏,无虞书籍匮乏。本所课程,也与台大台文所订定校际选课,提供学生较为从容宽裕的思索空间。本所更与中文系、历史系、台史所充分合作,跨系跨校选课的风气极盛。保持共时的与对比的视野,鼓励开放与宽容的胸襟,是本所学术训练的重要目标,在硕士班如此,在未来的博士班亦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