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何時不“山寨”?

敢問何時不“山寨”?
“有條件要山寨,沒有條件生搬硬套創造條件也要山寨”,網編們,我崩潰了,敢問什么時候不山寨?
“剛開始聽到這幾個詞兒,還覺得挺時髦,山寨機多形象啊,還有山寨文化本身就有股跟權威和傳統文化較勁的感覺,我們這些草根聽著感覺特爽,而山寨春晚要比央視春晚讓人覺著新鮮,沒多久,網絡上很多沾得上邊的活沾不上邊的東西,全都拼了老命似的要跟這幾個詞搭上關系。
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奇景:松獅狗主人牽著整容后的愛犬上街,旋即有《國寶慘遭山寨泰然逛街雷倒眾人》的報道;電影《梅蘭芳》一經推出,一些網友自拍的相關視頻立馬被包裝成《超雷人山寨版梅蘭芳》粉墨登場...而諸如《山寨“嘔”像劇省錢招數雷死人》《山寨版明星雷得你外焦里嫩》這樣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新聞標題,更是隔三差五地撩撥著網民們脆弱的視覺神經。
再好吃的菜,讓你每頓都吃你也受不了,最初聽說雷人是某媒體形容某款筆記本10萬多元的報價,當時的確有被雷到的感覺,可后來就覺著泛濫,今天“最雷人”表情,明天最“雷人”臺詞,后天又“最雷人”造型,我們有那么不經雷嗎?
從“潛水”“飄過”到“打醬油”“俯臥撐”,從“很傻很天真”到“很黃很暴力”,網絡語言以高接納度和高傳播度的互聯網作為依托,往往一出現就迅速且大規模地流行,但不可避免,它們又遵循了網絡迅速更新、迅速淘汰的規律,在一陣大熱后很快便退出人們的視線,只有少數會在公眾語言中繼續存在 。“山寨”“雷人”作為2008年最受關注的網絡熱詞,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有人說,山寨就是假冒的代言詞,還有人說山寨是對現行文化的一種批評......
是耶?非耶?關于“山寨”文化的爭論,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能夠肯定的是,“山寨文化”如今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一個需要所有人去正視、去思考的問題。
“山寨”風行到今天,確實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它的是與非、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