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失败的翻案之作
继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降,最成功的历史翻案着作,就是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吴宇森的《赤壁》,徒有再造经典的企图,可惜没这个功力。
历史小说算是历史?就古板的史匠而言,当然摇头连连,但历史本来就包括了史观、史料,菁英的正史史观,纵然有崇高的地位,但平民从层出不穷的诗歌、戏曲、小说传颂而来的稗官野史,往往才决定了一个社会认识历史的观点。
雍正以往的历史定位,也是被许多文学作品负面化,被型塑成尖酸刻薄滥杀的暴君,二月河的作品透过电视剧的传播,如今雍正反而成为励精图治、宵旰中兴的皇帝象徵,这里面,正史的作用又有几何?
周瑜,也因《三国演义》而有着千古奇憾,被描述成善妒的性格不说,就连辛苦打下、该传颂万代的赤壁之战,功劳都被诸葛亮整碗捧去。其实仔细看罗贯中的赤壁也看得出来,整场会战中,诸葛亮都只出一张嘴,刘备的军队只是在外围扮演牵制的角色,并非主力,等到大会战结束後才来割稻尾,奈何罗贯中的描绘实在精彩,搞得好像整场战役都在诸葛亮的算计及计画中。
看的出来,吴宇森的《赤壁》,也是想翻案。将周瑜的性格重新刻画,并且回到较符合正史的面貌,让周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角色放得更重些。但整体来看,与历史的应对松散,人物呈现又过於做作。以金城武扮演的诸葛孔明为例,只一幕场景就看得出来编剧、导演功力不足。
诸葛亮赴江东游说孙权,是极为重要的外交任务。《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初出茅庐未久的孔明,安排了舌战群儒、语激孙权与後堂深谈三幕层次不同的连续场景,《赤壁》仅仅呈现了中间的情节,这无可厚非,在《三国志》中,的确仅有诸葛亮以田横事暗讽孙权。但就合理性而言,罗贯中的安排却才是恰当的,当孔明暗讽孙权,使其勃然大怒,罗贯中排铺了孙权怒入後堂,众人嘻笑散去的情节,但吴宇森,却让张震饰演的孙权,冲至已转身的诸葛孔明背後。就一国之主的身份,罗贯中的设计不仅适当,而且才有转圜,让鲁肃出来怒责孔明,在排除其它主降文臣参与後再进後堂三人深谈,初步决定抗曹大计,角色不仅到位,也才鲜活。要不然就该斩了来使,否则冲至外国使节跟前,一幅想猫下去的态度,这根本是黑道的大哥才有的反应,仅为了感官效果,而完全失去了戏剧张力与深度,难怪怎麽看都怪。
更别提诸葛孔明在游说孙权时急急惶惶,毫无气定神闲之姿,不是说这种个性不好,而是整场戏下来,一点个性都无。罗贯中描绘下的赤壁之战,对於人物性格的刻画,搭配当时的时势及发展极其到位,首要凸显孔明的能力,所以鲁迅才有《三国演义》的孔明夸张到「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之形容;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刚统一北方,领百万雄兵、横朔赋诗,已有准备完成千秋功业的嚣张;周瑜则是争强好胜,善妒英才。这些人物的存在及埋下的伏笔,才能合理解释赤壁之战後,南方孙刘之间如何进行寸土之争,最终成三国鼎力之格局。
也许赤壁之战之前之後吴宇森不用处理,所以才搞得诸葛亮表现得好像又看见了《投名状》的姜午阳「大哥是对的」;曹操不过是好美色有如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却没处理曹操杀吕布也是为了貂婵,灭袁绍则又是为了那个美女,如说要灭孙刘是为了小乔,统一北方的动力也该一致才不会矛盾,但这种人已经够奸却又好色显於外的话,根本不可能猛将如云、横扫北方,最後只该众叛亲离与「听妻妾言,不听将计」的吕布同样下场;周瑜的角色如果真的这麽重要,那多智近妖的应该就是他,并且更该着墨如何拉刘备这个外援内斗江东主降派,铺排文场武场强化吴侯抗曹信心,结果却变成一场场温吞矫情的烂戏。加上孙刘之间好来好去、瑜亮惺惺相惜,这应该是吴宇森又犯了男性黑道情谊的瘾头所致。唉,这些毫不特殊的平庸之辈,在竞争激烈的三国时代中,老早该被淘汰了,哪活得到打赤壁之战。
看来华人世界中,拿了大资本还能呕心沥血认真做剧本并上得了台面的编导,就仅有李安、王蕙玲的组合了。
总之,批评吴宇森《赤壁》并非历史正剧、与《三国演义》相差太远,实在是太无聊。《三国演义》不只赤壁,整部都是歪的,《三国演义》既可颠覆正史甚至取代正史,後作当然也能。《三国志》中对赤壁之战的描述本来就极少,要写出故事,一定得掰,罗贯中可是将赤壁之战从《三国志》中寥寥数字,扩张成整整九回,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到华容道义释曹操,每一回中至今耳熟能详的桥段,九成九都是编出来的。一部艺术作品,重点还是情节合不合理、能不能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渲染力吧,当然,吴宇森的《赤壁》是绝对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