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决定你是否是可用之人
一个外国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促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专业知识只占 15%,另外 85%是来自於他的修养、人际关系、处世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我对此颇有感触。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带着他的五十几个学生到一个大集团公司参观,由於该集团的老总是班主任的同学,因此老总亲自接待,秘书和工作人员也非常客气。
秘书将同学们安排在一个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定,工作人员给每个学生倒了一杯水,学生们坐在那里非常坦然,没有客气,其中还有一个女同学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红茶,理由是她平时只喝红茶。
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并客气地说了声: " 谢谢,您辛苦了!" 老总办完事情急急忙忙赶过来连声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
竟然没有人应声,还是老师和前面所说的那位同学带头鼓起了掌,但掌声稀稀落落。
老总开始讲话,发现同学们端坐着,没有人做记录,於是转过身对秘书说去领一些公司的笔记本和笔来,然後老总面带笑容地双手递给每一个学生,递着递着老总的笑容没有了,因为学生们都是伸长着一只手臂去接,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起身,更没有人说声: "谢谢! "
只有刚才那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双手接过纸和笔,并连说两声:" 谢谢!谢谢! "
毕业分配的时候,该同学接到了那个大公司的录用通知书。
其他同学非常不服气: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麽让他去而不让我去。
老师一边叹气一边说:
我带你们去参观的真正目的是想给你们创造机会,可是你们都失去了,该公司点名要这位同学,我有什麽办法呢?
** 你所给予的 .. 都会回到你身上 **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
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麽,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