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古族人才辈出
在中国历史上,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平等的一员,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文化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从古至今涌现出大批著名人物。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施,使得蒙古民族更是有了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初,地质力学家李四光、哲学家艾思奇、中国化学界泰斗杨石先、中国现代成形外科学的奠基人朱洪荫等蒙古族杰出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奇峰崛起;而防火涂料专家乌可力、"世界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蒙古文软件先驱嘎日迪、运输机械专家梁宝忠等一批蒙古族精英则与新中国一起成长。
进入21世纪后,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蒙古族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更是逐年增多,并为中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心血和才华。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四光先生的独生女李林介绍,李四光的家族实际上是"库"姓蒙古族,由于家境贫寒,从蒙古草原流落迁徙至湖北黄冈地区。李林的曾祖父是地道的蒙古人,家谱上明确记录着"库里家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于1950年回到祖国。他对国家经济和科技事业的贡献是巨大而多方面的。
外国地质学家断定中国是贫油国,李四光研究分析后指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具有石油储量的远景地带,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河平原、北部湾等地也有丰富的石油,海上资源也不比陆上差。据最新资料,目前中国的石油产量和储量都在世界前10名之内。李四光还独创地质力学理论,据此找到了铀,为中国发展原子能工业提供了原料保证……
原中国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的二儿子乌可力是一名科研人员。由他研制成功的高温无机防火涂料广泛用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等重点建筑的装修工程以及各种民用、国防装备上。乌可力1982年调入航天工业部参与战略武器和各类卫星的规划和预先研究管理工作。
1985年,乌可力出任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执行副总裁。同一年,国际航空航天展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这个火药的故乡,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火箭、卫星等送到国际航展上。而正是乌可力教授与同事联名写信给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建议利用长征3号火箭搞商业发射。作为把中国火箭推向世界的开拓者,乌可力于1993年荣获航天部授予的"航天大奖"。
内蒙古大学是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性大学。1957年建成的这所大学经过不到50年的发展,已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它不但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大学行列,而且,从今年开始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建的大学。如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旭日干任内蒙古大学校长。
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旭日干教授是一位生物学家。1984年,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被称为"世界试管山羊之父"。此后,旭日干教授相继培育成功"试管绵羊"、"试管牛",为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勾画出灿烂的前景。
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中国各行各业,蒙古族科学家和各类高级知识分子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达到1047人,其中近30%是蒙古族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8人,其中近30%也是蒙古族中青年专家。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73万名,其中蒙古族专业技术人员占很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