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对方在说“不”
在交际中,人们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能够意识到对方在说“不”。这对旅居异国他乡的游客来说尤为重要。
在土耳其,人们说“不”时总是把头往后仰,同时眼睛向上翻。然而,这个动作在美国却很象人说“是”的姿势。在许多国家,摇头表示“不”,但在印度的某些地方,慢慢地摇头反而是“好,继续说下去,我正在倾耳细听。”因此,游客欲想在异国进行顺利的交际,那就必须学会表达和理解“不”的信息。
表示“不”的方式很多,下面列出六种。
1.沉默。
△当别人问到是否喜欢某个电影或某件服装时,沉默不语。
△收到一份书面邀请后,不予回答。
2.另有选择。
△甲: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乙:很好。不过我更喜欢……
△甲:咱们何时会见?5点左右好吧!
乙:四点半怎么样?
3.拖延。
△甲:你今晚能来吗?
乙:今天不行,下次吧。到时候我再告诉你。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可是目前我没有时间。
4.推托。
△我将把此事提交委员会讨论,我本人不能决定任何事。
△这东西确实很好,就是太贵了。
5.回避。
△甲:你觉得我的礼服漂亮吗?
乙:有意思。(即不喜欢。)
6.转移。
甲:你多大啦?
乙:你为什么问这个?你看我多大啦?
有些表达“不”的方式,在各国却不尽相同,譬如在美国,对一个询问你若得不到回答,那就是对方的“不”;然而在英国,“等我考虑好之后再写信告诉你”这句话表示“不”。
在不同的国度里,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劝饭和谢绝习惯也各自不同。在美国,女主人通常只劝饭一次;而在某些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主人第一次和第二次劝饭时,客人一般不接受,因为他在等待第三次。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次,一位阿拉伯人第一次到一位美国友人家里做客,主人招待他美味可口的三明治。当女主人劝饭时,他谢绝了。使他十分懊悔的是,女主人再也没让第二次。于是,这位阿拉伯人坐在席上,眼看着味美的三明治而不能再吃,无奈只好“望饼兴叹”了!
在许多国家里,知道如何说“不”往往比回答本身更重要,维持好的社交关系往往比明确表态更重要。例如在朝鲜,如果老年人给年轻人食物,年轻人不要拒绝。在马绍尔群岛,不许对首领的儿子说“不”。
有时,“不”的含义还随着回答者所用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某些阿拉伯国家,当你应邀赴宴时,如果你用很随便的口语说:“好,我一定去。”主人就明白你一定赴会。但是,你若用正式的书面语回答的话,那就意味着“不”。
十分有趣的是,人们观察到,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不”有时表示“可能”。下面这个笑话并非妄言:
△问:一位夫人和一位外交官有什么区别?
当一位外交官说“是”时,他的意思是“可能”;
当一位外交官说“可能”时,他的意思是“不”;
当一位外交官说“不”时,他决不是一位外交官。
当一位夫人说“不”时,她的意思是“可能”;
当一位夫人说“可能”时,她的意思是“是”;
当一位夫人说“是”时,她决不是一位夫人!